海南文昌市林业局椰树管理系统
2024-12-30
项目背景:
2024年9月6日,超强台风“摩羯”在我市登陆,这是1949年以来影响我市最大的台风。这次超强台风给我市林业造成严重损失,全市林木受灾面积达86.77万亩。为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和恢复林业生产、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文昌市灾后林业重建工作,营造全民“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良好氛围,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开展义务植树的重要系列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恢复文昌生态建设为引领,以“增绿提质”为主线,扩大生态空间,增加生态福祉,打造沿海绿色长城。
二、活动主题
以“我在文昌种椰子”为主题,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认种认养活动,助力灾后林业重建。
三、认种认养范围及群体
(一)认种认养范围。由文昌市林业局规划认种认养活动地点、面积及要求,并向社会进行公告,鼓励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号召,深度参与认种认养活动,助力灾后生态修复。市林业局根据灾后修复情况现已确定首期认种认养活动地点,具体如下:
1.锦山镇山雅沿海防护林站,规划面积1200亩;
2.海南农垦东路农场公司,规划面积500亩;
3.沿海防护林带铺前镇段,规划面积1000亩。
(二)认种认养群体。认种认养群体为各机关单位、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均可参与。
四、活动原则
以自愿参与为原则。坚持权属不变、性质不变,即认种认养要有利于林地保护,认种认养群体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在其认种认养的林地内增加建筑物、构筑物,不得改变林地产权关系,不得改变林地的性质和功能。
五、认种认养形式
(一)以资代劳形式。认种认养方参照椰子树种植、养护和管理的标准,捐赠相应的认种认养资金,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暂定)委托专业施工单位完成相关工作。
(二)出资投劳形式。认种认养方按照相关要求,捐赠相应的认种认养资金,聘请工人按照种植、养护的相关规程,在市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椰子树种植、养护等工作。
六、组织与管理
(一)捐资标准。认种认养的树种为本地高种椰子树,每株投入成本295元或305元(其中本地青椰苗木款每株15元,本地红椰苗木款每株25元,管护费每株每年约40元、7年管护费约280元)。认种认养树种的苗高、地径等指标随每年苗木供需关系变化,后续标准以文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媒体公布信息为准。
(二)奖励模式。一是个人出资金额累计达1000元以上,单位或企业出资金额累计达1万元以上的,由市林业局颁发国土绿化荣誉证书;个人出资金额累计达1万元以上,单位或企业出资金额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由市林业局颁发国土绿化荣誉证书,并为认种认养方悬挂永久性标识牌。二是认种认养的椰子树挂果后,认种认养方免费采摘8年。
(三)自命名主题林参与形式。认种认养群体如有意愿,可捐资建设自命名主题林,自命名主题林需成片种植(20亩以上),届时需与市林业局及相关部门沟通种植主题、地点、规模等具体事宜。
七、实施程序
(一)信息发布。文昌市林业局在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媒体公布认种认养项目具体内容,包括具体主题、地点、规模、所需资金等。
(二)登记报名。有意愿认种认养的个人或群体,可在信息发布后,可以通过文昌市“(我在文昌种椰子)”微信小程序认种认养,小程序由市林业局委托第三方开发完成后向社会公布。
(三)签订认种认养协议。认种认养群体填写完登记表后,需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暂定)签订认种认养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认交纳认种认养捐赠资金方式以及认种认养方同意委托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暂定)负责椰子树的种植和后期管护。
(四)交纳认种认养捐赠资金。认种认养的个人或群体应在填写完登记表、签订认种认养协议后,根据协议规定的标准,向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暂定)交纳捐资,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暂定)在收到对应捐资后,按照协议规定,开展相关认种认养工作。认种认养款项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统一开具非税收入缴款书后,以定向帐号转账或手机扫码、对公转账三种方式缴入财政专户。
(五)按照约定实施认种认养。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暂定)统一实施系列主题林的种植和后期管护。
市林业局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认种认养工作,市委宣传部负责配合市林业局做好认种认养活动的宣传工作。
八、资金管理
认种认养专项资金由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暂定)负责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将捐赠资金用于苗木购买、种植、管护、抚育经营等。认种认养捐赠资金收支情况每年通过文昌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等媒体公布向社会公示,接受纪检、审计与社会各界的监督。
项目开发语言:vue、php、js